任友群: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已经在路上

2019-01-18 16:12:43 38


图片关键词 

任友群,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目的是要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已经在路上。

 

关键词:改革

启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此文件的印发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意见》的出台充分说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师队伍的高度重视、热切关心和殷切希望,《意见》描绘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本方向,也确定了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核心举措,提出了将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抓紧抓好的工作要求。

 

2

推动各省完善教师改革顶层设

《意见》出来后,教育部有关司局如何推动各省完善教师改革顶层设计,中央谋顶层,地方重落实。为此,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全力推进地方做好对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

一是下达任务书。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亲自向各省省委书记、省长致信,对各省做好文件贯彻落实工作提出期望。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中办、国办印发任务分工。明确部门责任,下达任务书,除教育部外,中组部等11个单位各负其责。

三是全力督促各省出台实施措施。

首先,建立沟通机制,明确32个省厅主管厅长、75所部属高校主管校长作为联络人;

其次,举办各省文件起草人员研修班,专门辅导,群策群力;

再次,专门印发通知,对各省(区、市)研制实施意见,提出明确要求。

目前,25省份已经印发实施意见,其余7省正在走流程。

从各地已经出台的实施意见看,可以说亮点很多,实招不少,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讲政治,贯彻中央精神,将中央大政方针具体化操作化,做到落实落小落地落早;

二是解难题,发现根本难题,着力破解教师管理体制障碍,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

三是接地气,结合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既遵循了中央经济,又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实际情况;

四是重实效,力争在补充配置教师、保障工资待遇、解决职称评定难题,提高社会地位上下功夫、出实招,回应广大教师的热切呼唤和强烈期盼。

 

3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① 加强师德师风的宣传工作

一是以“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为主题开展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

二是组织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推选出10位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三是联合中央电视台继续开展“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录制“春华秋实”教师节专题晚会;

四是开展教师风采公益广告展示活动,对于入围作品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奖励,并在网站、微博、微信等客户端进行公开展示,广泛宣传和展现教师时代风采;

五是深度挖掘和推荐宣传全国重大教师典型。比如,大力宣传了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同志先进事迹,报请中宣部追选“时代楷模”称号,弘扬爱国奋斗崇高精神。

② 出台新时代教师行为准则

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针对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各自特点,分类提出10条职业行为规范要求,包含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爱岗敬业、潜心育人、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准则”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既突出共性特点,又兼顾差别化特征。

③ 完善师德管理制度体系

印发《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3个文件,分别对高校、中小学和幼儿园违反师德行为的认定、查处等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学校主体责任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失职失责情形处理措施,建立违规行为的受理处理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4

大力振兴教师教育

① 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启动实施教师教育振兴“十大行动”,即师德养成教育全面推进行动、教师培养层次提升行动、乡村教师素质提高行动、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行动、“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行动、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行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优化行动、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行动和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行动,对教师教育振兴发展进行了全面谋划。

② 完善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

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标志着面向新时代的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正式形成。截至2017年,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已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10.1万人,在校就读3.1万人,毕业履约7万人,其中90%到中西部省份中小学任教,为地方源源不断补充了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③ 升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今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将计划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和地方财政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资金等予以支持,通过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等8方面举措,进一步提升卓越教师的培养水平,推动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推动全方位协同育人。

④ 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

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是振兴教师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内容。去年10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目前认证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浙江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已经进行了打样认证,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4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6个专业刚刚完成首批认证工作。

⑤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2018年,启动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鲜明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型卓越教师和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型卓越校长129名名师和121名校长进入工程。实施2018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通过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示范培训、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等项目,推进各地建立450家高水平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培训中高职教师不少于20万人次,聘用产业导师进校园不少于2万人次。

 

5

深化教师管理改革

① 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完善职称评审相关政策和职称评审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各地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创新工作举措。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工作,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高校教师职称“放管服”改革精神,落实备案要求,规范职称评审工作。细化监管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年度抽查,加强职称评审监管。

② 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在课题研究、广泛调研基础上,开展了中等职业学院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研制工作,研究起草了文件稿,并广泛征求了各省和中职学校的意见,正与人社部进一步研究完善文件稿。

③ 推动新时代高校教师建设改革工作 

经课题研究、深入调研、集中研制完成了《关于深化新时代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起草工作。文件稿定位在“实施”上,充分吸收各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做法和成熟经验,回应各高校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诉求,破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存在的突出难题,将中央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要求具体化、操作化、落地化。下一步将广泛征求意见,适时出台,为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④ 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

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助推教师教育改革、助推教育教学创新、助推教育精准扶贫的新路径,为在全国层面推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模式,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6

提升教师地位待遇

① 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明确义务教育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的比较口径,全面督查各地落实情况,约谈保障不力的地方政府,指导督促各地依法依规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推动地方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定期调标、绩效工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等政策,不断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

② 做好教师荣誉表彰工作

一是统筹开展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经评审1355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是牵头圆满完成2018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遴选工作,已将评审结果按程序报送中组部。

三是认定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201个团队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7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① 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大量补充乡村教师

“特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2018年特岗计划招聘9万人,比2017年增加1万人,有效改善了中西部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特岗计划”已经成为乡村教师补充的主渠道。

②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定向培养乡村教师

以实施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为引领,大力推动地方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采取定向培养、上岗退费等方式,为乡村教师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目前,28个省份实施此项政策,2018年培养4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建立了稳定的乡村教师储备和补充的渠道。

③ 改革实施“国培计划”,重点培训乡村教师

2015年起 “国培计划”下移培训重心,重点支持乡村教师培训。2018年,中央财政投入21.5亿元,实施国培计划,重点培训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不少于120万人次。截至目前,覆盖集中连片特困县668个,覆盖率为98.2%;覆盖国贫县589个,覆盖率为99.3%。

④ 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均衡城乡教师资源配置

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地区、薄弱学校流动,着力推进教师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抓好49个示范区建设,先行先试,破解教师流动制度瓶颈,逐步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

⑤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着力改善教师待遇

2018年中央财政下达奖补资金45.1亿元,比2017年增加6.6亿元,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惠及8万余所乡村学校的130万乡村教师,为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⑥ 推动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强化乡村教师配备

推动各地贯彻落实《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要求,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部分地区出台了明确的班师比标准,强化了乡村教师配备。

⑦ 加大教师支教力度,缓解乡村教师短缺难题

深入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2018年选派2.4万名教师到受援县支教。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启动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2018年从内地学校选派4087名优秀教师赴新疆、西藏支教。2018年,启动银龄讲学计划,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讲学,计划招募1800人。

⑧ 加强荣誉表彰,提升乡村教师社会地位

2016年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印发通知,全面部署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的浓厚氛围。2017年,首批颁发数量约106万册, 2018年第二批颁发250万册。2018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五年间每年遴选300名乡村优秀青年教师,每人奖励1万元,助力乡村青年教师成长,目前,已评选首批300名优秀乡村青年教师。

(以上内容根据任友群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年会上的讲话整理。)